滨湖区科普:蜱虫叮咬危及生命,这些知识你要了解

文章出处:本站    人气:4806    发表时间:2024-05-27 15:52:59

一、认识蜱虫

(音pí)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

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并不是所有蜱种叮咬均可导致人类疾病。我国已发现110余种,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等。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

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

二、蜱虫是怎么传播疾病的?

蜱通过吸食人或动物血液的过程传播引起疾病的病原体的,常经历“找、抓、叮、吸、传”等几个步骤。

“找”:根据蜱的种类及其生活阶段,找到部位准备吸食人或动物血液可能需要10分钟到2小时。

“抓”:当蜱虫找到觅食点时,会抓住皮肤并切入表皮。

“叮”:蜱虫吸食管插入皮下,许多蜱种还会分泌一种类似于“水泥”的物质,使它们在进食过程中牢牢地附着在一起;有的蜱吸食管有倒刺,帮助蜱虫保持在原位;蜱还可以分泌少量具有麻醉性质的唾液,这样动物或人就不会感觉到蜱附着在自己身上。

“吸”:蜱虫通常附着在一个较隐蔽的地方,缓慢地吸血,常可达数天而不被感知。

“传”:如果寄主动物已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血液中存在病原体,蜱虫会将病原体与血液一起摄入体内;蜱虫的少量唾液也可能进入宿主动物的体内,如果蜱虫带有病原体,也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给人或宿主动物。

吸食后,大多数蜱虫会脱落,为下一个生命阶段做好准备。在下一次进食时,可将获得性疾病传播给新的宿主。

三、蜱虫叮咬有哪些症状?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瘫痪(tick paralysis)。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除去,症状即可消除。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蜱侵入人体后吸取血液,吸血时间的长短和蜱的种类有关,有的可在体表停留1至数日,开始叮咬时不觉疼痛,叮咬后24~48h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轻者局部仅有红斑,中央有一虫咬的瘀点或瘀斑,重者瘀点周围有明显的水肿性红斑或丘疹、水疱,时间稍久可出现坚硬的结节,抓破后形成溃疡,结节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愈。软刺伤后它虽然侵犯叮咬人的时间短,但毒性强,有时能引起组织的坏死。某些在叮咬人的同时可将有毒素的唾液注入人体内,引起“蜱瘫痪症”,表现为上行性麻痹,最后可因呼吸中枢受侵而死亡,特别多见于儿童,还有不少蜱可引起“咬热”,在蜱吸血后1~2d患者出现畏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四、人被蜱叮咬后,应该如何处理?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皮肤上,应尽快清除蜱虫。

用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将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以稳定、均匀的力向上拉动,不要扭曲或猛拉蜱虫,这会导致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如方便,也可先用酒精喷涂在蜱体,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重要的是要尽快去除蜱虫!将取下活蜱放入酒精中、将其放入密封袋/容器,用胶带包裹,或将活蜱丢进冲水马桶或掩埋处死。

如果发生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用镊子取出口腔部分;要是不能用镊子轻易地取出,也不要过于担心,可不动,让皮肤愈合。清除蜱虫后,用碘酒、酒精或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叮咬部位和双手。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发现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如果你在清除蜱虫后的几周内出现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请尽快就医,告诉医生最近被蜱虫叮咬的情况,叮咬发生的时间,以及最有可能在哪里感染蜱虫。

五、个人如何防护蜱虫叮咬?

(一)减少暴露高危场所。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值得注意的是常温水清洗衣物并不能杀死蜱虫,可通过烘干或高温水清洗去除附着的蜱虫。

(二)户外活动前防护。蜱虫活跃季节,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氯菊酯可用于处理靴子、衣物和露营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保持保护性,或可购买使用氯菊酯处理过的衣服和装备。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包括避蚊胺、异丙啶、柠檬桉树油(OLE)、对薄荷二醇(PMD)或2-十一烷酮等,遵循产品说明使用,一般不推荐在3岁以下婴幼儿身上使用含有OLE或PMD的产品。

(三)进入室内前检查蜱虫。蜱虫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进入室内,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发现蜱虫应及时清除。蜱虫常附着的部位主要在手臂下方、耳朵内侧和周围、毛发之内或周边、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进入室内后两小时内淋浴可降低蜱传疾病的风险。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
    暂时没有数据